
賴治怡 Jacqueline Lai 小魚本人
坎城國際創意節台灣官方代表 台灣創意週策展人
前陣子跟文策院的一位朋友提到坎城創意節,邀請對方在疫情後參加坎城創意節。不過,比起許多人喜歡坎城得獎作品令人腦洞大開的創意,對方只問:坎城創意節有在做交易嗎?
我想了一下,提起 2019 年坎城創意節前的最大新聞,就是著名創意公司 Droga5 的創辦人,也是 2018 年坎城創意節終身成就獎得獎人 Dave Droga 將公司 49% 的股份以 4.75 億美元(約 138 億台幣)賣給顧問公司的交易。業界評論這個價格是一般價格的整整四倍。Dave Droga 以一己之力創辦了 13 年,人員 500 多人的單一創意公司,價值遠超另一家旗下擁有多家著名創意代理商的集團。
文策院的 KPI 聽說是交易,不過,不是這種交易。所以我邀請對方前往坎城創意節的對話就因無交集而不了了之。事後,我跟不來梅的創辦人 Calvin 談到這件事。Calvin 一句話突破盲腸——他認為,坎城創意節其實就是將思維領導力貨幣化的市場。
的確,從這個觀點來看,就知道為什麼包括 Droga5 在內,許多創意公司要每年投資報名費參加坎城創意獎,為什麼坎城創意節的研討會場外場內加起來會暴漲到一週內數百多場。怎麼會有一種活動,全球數萬人每年匯聚,然後大家認真看作品,認真參加各種研討會的。(坎城創意節最常被說起的笑話就是,有人每年來坎城,但沒有一次踏足外頭著名的海灘,甚至沒曬到太陽。)他們在做什麼?
其實,就是透過展現思維領導力,打造自己的價值,更引導整個行業朝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思維領導力展現在作品中。得獎的公司吸引最好的人才與客戶上門探詢合作可能。也展現在研討會中。
台灣創意週自 2015 年創辦以來,我們比較常介紹的是個案,是創作個案的創意人。不過,我們比較少介紹坎城創意節另一半的重要風景——就是那往往要大排長龍,往往要提前一場前往某個場地,以便參加下一場的研討會。
2020 年,疫情來襲。坎城創意獎取消。坎城創意節改為線上。據統計,全球有八萬人認真收看名為 Lions Live 的研討會。吸取能夠化為思維領導力的內容。
我們也藉著這難得的機會,一共集結 11 場與商業轉型、數位轉型以及科技創新相關的研討會內容,配製為中文字幕版。有趣的是,就在需要配字幕的今年,小魚廣告網忽然獲得一位認知心理學博士志工,一位英文系實習生,加上小魚。我們三個人完成了原來以為做不到的那麼多的中文字幕版。然後又提早將字幕版影片發放給業界的眾多講師們,而一起創造了 2020 年台灣創意週的內容。
在事前向業界的前輩大師們發送研討會內容說明的過程中。不來梅的楊子江說了這樣的一句話:「覺得 大家的 know how 又翻新了一圈。」
如果能這樣,小魚的團隊將會感到很榮幸。邀請大家一起來 2020 年台灣創意週,看往往都看不到的那一半坎城風景——坎城創意節的研討會。